为做好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药创新中心”)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依据教育部和陕西省相关文件精神,根据《陕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实施方案》文件内容,结合中药创新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复试录取原则
以选拔符合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需求,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人才为方向,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按照“确保安全性,确保公平性,确保科学性”要求,在保证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复试的选拔作用和调剂制度的优势,确保复试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顺利完成中药创新中心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
二、复试工作机构
(一)复试领导小组
组长:唐志书
副组长:许洪波
组员:刘世军 王征 刘妍如 黄文静 周瑞
(二)监督检查小组
组长:潘亚磊
组员:王楠 梁艳妮
工作职责:全程参与复试工作,对复试现场进行全面、有效监督。
(三)复试工作小组
组长:唐志书
副组长:许洪波
组员:周瑞 于金高 史鑫波 樊修和
工作职责:全程参与复试工作,负责协调安排复试前、复试中及复试后各项事宜。
(四)复试专家小组
组长:许洪波
秘书:周瑞
组员:刘世军 刘妍如 岳正刚 王嫦鹤 李涛 黄文静 雷莉妍 魏思敏 梁艳妮 王楠 孙晓春 李铂 张东博 张严磊
工作职责:负责对本学科专业考生进行网络复试工作的具体实施。专业知识能力测试、英语综合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能力测试要融入整个网络复试过程。组长要对网络复试全过程及复试试题保密、最终成绩负责。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复试中的责任和权利。
(五)防疫安全小组
负责人:潘亚磊 樊修和
工作职责:在省市疫情防控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参考防控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健康。
(六)宣传联络小组
负责人:周瑞 樊修和
工作职责:及时、准确解读复试工作方案的内容和相关要求,特别是复试时间、方式、流程等安排,让社会和考生充分知晓。
(七)技术保障小组
负责人:于金高 史鑫波
对接网络复试平台,做好研究生复试设备、网络保障工作。提前将网络平台的搭建说明、使用手册告知学生,向考生详细介绍有关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等,并通过网络远程指导,演示平台使用流程,确保每位学生和每位考官的软硬件设施正常使用;同时协助复试过程的平台使用,及时解决复试工作中相关软硬件问题。
三、复试工作安排
(一)复试平台选择
在陕西省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陕西省和咸阳市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中药创新中心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拟采用中国移动“云考场”进行,腾讯会议为辅助和备用。复试平台应支持“双机位”“防缩屏”等技术手段。
(二)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时间暂定4月8日-4月9日。具体时间及安排按照学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发布时间为准。
复试工作小组秘书负责通知到每位复试考生。复试地点为中药创新中心二楼会议研讨室、会议报告厅。
(三)复试形式及支持保障
远程网络复试采用“一对一”形式进行,即一名考生对应一个复试小组开展。远程复试前,中药创新中心将提前对复试流程进行预演、对复试设备进行测试,同时调研考生的线上复试网络环境和设备状况,对无法正常线上复试的进行指导和帮扶。
(四)复试工作流程
1.准备工作
提前部署,做好复试场地、人员、硬件、软件、资料等准备工作;做好复试命题、组织人员的准备工作。
2.通知考生
中药创新中心向每一位复试考生通知具体时间及安排。因个人原因造成未能参加复试,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3.复试用品
(1)有效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复试诚信承诺书;
(2)黑色签字笔和空白A4纸若干;
(3)电脑、手机等线上考试所需电子设备。
4.审核材料
(1)《复试考生信息登记表》;
(2)《复试考生政治审查表》;
(3)初试准考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4)往届生:毕业证、学位证(未通过学历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完成学历核验,否则不准予复试);应届生:学生证、本科期间成绩单(加盖教务处公章)(未通过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在复试前完成学籍核验,否则不准予复试);
(5)《陕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承诺书》;
以上材料全部集中扫描到一个PDF文件,并以“姓名+考证号+专业”命名,请务必于2022年4月7日之前发送至邮箱zyzyxtcxzx@sntcm.edu.cn。
5.资格审查
复试开始前1-2天考生需将审核材料上传至“云考场”平台(将身份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等校研究生院要求的资料上传到系统),并与复试工作小组在测试考场模拟复试;复试工作秘书对照审核材料,核验人脸和证件,截图或拍照保存审核数据,并在系统中填入审核结果。积极运用“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6.复试前
复试小组组长提前安排好复试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测试试题,数量为复试学生数的3倍及以上。复试小组要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随机工作机制。提前制定好面试顺序、试题抽签、作答形式、计时要求等相关准备工作,列出步骤,提前演练并按照相关要求严格实施。考生复试次序提前在复试微信群用抽签小程序决定,复试工作秘书截图保留证据,并按照复试顺序打印面试打分表、综合面试记录表等各若干份;复试试题临考前随机编号,在考试现场由学生随机抽取编号,根据学生抽取的编号读题或云考场平台下发试题告知考生。考生进入候考区,等待主考官邀请依次进入考场。
7.复试中
(1)考生进入考场及审核
考生在收到主考官邀请后进入主考区,考生用第1或第2机位360°展示面试环境,确认为单人单室,随后考生清晰展示面部和证件,面试专家小组再次进行核验,通过后,复试工作秘书截图或拍照保存审核数据。
(2)考生随机抽取复试试题
复试试题包括专业知识能力测试、英语综合能力测试及综合素质能力测试三个方面,其中考生需在招生简章中公布的复试科目中选择其中之一(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作为专业知识能力测试的主要科目。复试工作秘书告知考生自主选择相应题库,随机抽取相应试题号,试题内容将通过读题或云考场平台下发试题传递给考生。
(3)考生答题
答题第一环节:复试工作秘书提示进入专业知识能力测试环节,考生对专业知识能力测试试题认真思考后,依次进行口述作答,作答结束需明确告知“回答完毕”,面试专家小组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对考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进行评定打分,期间所有人员不交流、不解释、不讨论。
答题第二环节:复试工作秘书提示进入英语综合能力测试环节,考生根据面试专家提问,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并清晰表达复试试题中的英译汉题目,作答结束需明确告知“回答完毕”。面试专家小组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对考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定打分,期间所有人员不交流、不解释、不讨论。
答题第三环节:复试工作秘书提示进入综合素质能力测试环节,考生根据面试专家提问,确认听清楚题目后作答,作答结束需明确告知“回答完毕”。面试专家小组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对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评定打分,期间所有人员不交流、不解释、不讨论。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过程中,复试工作秘书及其助手及时记录面试情况,整理后填入面试记录表中。复试专家小组成员对考生进行公正评判、记录并打分,不得随意涂写、修改,打分完成后须本人签名。远程复试专家的打分表签名回传至复试工作秘书处。借助云平台或离线录像机对复试全过程录音录像,保留影像文件备查。
8.复试后
复试小组秘书汇总所有参加复试学生的成绩,按照编号顺序填写成绩汇总表,汇总完成后报中药创新中心办公室,中药创新中心汇总后统一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复试过程的原始资料包括面试打分表、综合面试成绩记录表、录音录像等材料由中药创新中心保存。相关纸质材料各复试小组可复印留存。
(五)开通咨询通道
建立复试考生QQ群或微信群,安排专人受理考生咨询,对考生在复试录取过程中遇到的通常性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向考生详细介绍有关软件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等,及时为考生答疑解惑。
四、考生复试要求
(一)考生在复试考核前需认真阅读并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按复试考核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二)考生应按中药创新中心要求按时参加复试考核。应提前熟悉复试平台并参加复试演练,复试场地应为光线充足、相对独立、封闭安静的空间,复试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出或旁观。
(三)考生复试全程禁止私自录音、录像、截屏,禁止发布、传播复试相关内容。考生应保持发型整洁,免冠、素颜、露耳且不可佩戴首饰、耳机等非复试考核物品。
(四)网络远程复试采用双机位视频监控模式进行复试考核,考生应按要求准备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计算机和高清自动对焦摄像头、麦克风、智能手机,以及必需的备用设备。
(五)考生不得在考中、考后讨论或泄露复试过程中的试题、考官等一切相关信息。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相关部门会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考核内容与成绩计算
(1)复试考核内容
专业知识能力测试: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生自主从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四个学科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专业知识能力测试的主要科目。
英语综合能力测试:重点考核考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测试:重点考核考生科研潜力和实践能力。
(2)复试时长及要求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30分钟,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
(3)成绩计算
总成绩按考生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计算。其中复试成绩包含专业知识能力、英语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能力三项,每项均采用百分制。
计算方式如下:
复试成绩=专业知识能力×50%+英语综合能力×10%+综合素质能力×40%。
总成绩=(初试成绩/500)×100×70%+复试成绩×30%。
六、注意事项
实施方案中未涉及的其它事宜,以学校文件为准。
有其它疑问,可拨打中药创新中心办公室或复试小组联系人电话咨询。
中药创新中心办公室电话:029-38182203
联系人:许老师 18717261181 周老师 17729100306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2年4月6日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世纪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